一、項目背景
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要求的不斷提高,港口作為重要的物流樞紐和能源中轉基地,面臨著日益嚴格的環保監管壓力。傳統的人工巡檢和分散式環境監測方式已難以滿足現代化港口對環境管理的實時性、精準性與高效性的要求。港口區域環境復雜,作業面廣,堆場粉塵、氣象條件、用水管理等均需系統化、智能化的監測手段,以實現綠色港區的建設目標。
在此背景下,某大型港口企業與智易時代合作,共同推進港口智慧環保監測系統的建設。項目旨在通過部署先進的監測設備,實現對港口區域顆粒物濃度、氣象參數、用水量等關鍵環境指標的實時采集、傳輸與告警,全面提升港區的環境管理能力與安全生產水平。
二、建設目標
構建港口堆場、道路、辦公區等重點區域的揚塵與氣象參數全天候實時監測與環境感知體系;
完成港口生活用水系統的智能化改造與物聯集成,實現遠程精準抄表與漏水異常實時診斷報警;
系統性提升環境管理的精細化與智能化水平,強化安全生產風險防控,為綠色港口創建與評級提供核心數據支撐。
三、建設內容
1.粉塵在線監測站

在港口堆場、道路等關鍵點位部署10臺粉塵在線監測站,實時監測TSP、PM2.5、PM10等顆粒物濃度,同時集成風速、風向、溫度、濕度、大氣壓等氣象參數監測功能。設備具備防塵、防腐蝕、抗干擾等特性,適應港口高鹽霧、多粉塵的惡劣環境。所有監測數據通過內置專用網絡模塊實時傳輸至港區環保數據中心,為環境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2.超聲波氣象站

在港區高層建筑及開闊區域布設5套超聲波氣象站,持續監測風速、風向等氣象要素。系統設定風速報警閾值(30m/s),當監測到風速超過安全作業標準時,自動發出預警信息,提示暫停高空作業、吊裝作業等高風險操作,有效保障人員和設備安全。
3.智能水表遠傳模塊

針對港區內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生產中水等多個用水節點,部署遠傳數據采集模塊,實現對60余塊水表的實時數據采集。模塊具備物聯網加密傳輸功能,通過港口專用網絡將用水數據實時上傳至環保平臺,實現遠程抄表、用水異常報警、區域用水量統計等功能,助力港區節水管理與漏損控制,提升水務管理效率。
四、項目實施亮點
實時監測與預警:監測數據實時同步至平臺,系統具備自動報警機制,可及時識別環境異常與設備故障,提升風險響應能力。
多參數集成:單臺設備集成多項監測功能,實現一機多用,避免重復部署,顯著降低建設與運維成本。
強環境適應性:設備具備抗腐蝕、防雷擊等性能,適用于港口復雜工況,保障長期穩定運行。
數據安全可靠:采用內網傳輸與加密技術,確保數據不被篡改、泄露,符合企業信息安全要求。
運維便捷高效:設備支持遠程監控與故障診斷,可快速定位并處理問題,大幅減輕后期維護壓力,提升管理效率。
五、實施成效
實現揚塵污染精準治理,有效抑制堆場揚塵產生,改善區域空氣質量;
氣象監測為高處作業提供科學決策支持,有效提升作業安全性與風險防控能力;
智能水表助力用水精細化管理,降低水資源非必要消耗,促進節水增效;
系統運行穩定、數據準確可靠,為港區環保管理與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數據支撐。
本項目通過部署顆粒物、氣象、用水等多維感知設備,構建了一套覆蓋全面、數據精準、響應及時的港口智慧環保監測系統,有效提升了港區的環境治理能力與安全生產水平。為港口綠色、安全、高效運營提供了有力支撐。